经常听到这样的话:“我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的,只是没来得及做。”
“我其实很想去健身的,要是我们家附近有个健身房就好了。”
“刚参加完这个培训,很想多练习技能,可是没有这个环境。”
每次听到这样的话,我就知道,说这话的人是不会开始的,因为,如果有一千个理由让他开始一件事情,那么他有一千零一个还没有准备好的借口。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了,他也会以“今天状态不好”拒绝行动。
我不否认行动之前需要周密计划,谨慎准备,但太过周密极容易多出一些负累,思虑太多又会影响行动力。
上网搜了一下行动力,最满意的解释是这个:
行动力是指愿意不断的学习、思考,养成习惯和动机,进而获得导致成功结果的行为能力。
是的,它是一种行为能力。如果不行动,不作为,是不可能具备这个能力的。
当然它必须具备一个前提——愿意!
所以说,行动力不是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,不是口若悬河的辩论能力,不是优劣势分析的战略思考能力,也不是天生带来死了带去或者带不去的神力。
它就是当下,迈开脚,伸出手,张开口,把事情从零变到一甚至变到零点一的能力。
古人说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,这就是一种哪怕先退,但是为了“结”的能力。
有这样一个公式:
行动力 = (伙伴*方法)/目标
它告诉我们,你能不能行动,行动的结果如何,决定于你有多少可以提供支持的伙伴,你有多少个目标,你还有你的伙伴能给你什么样的知识、技能、工具甚至经济方面的支持(方法)。
这不是我的发明,但我确是受益者。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越高,说明行动力越强。
举例来说,我想学习古琴,那我会把能给我支持的伙伴列一下,身边没有,可以借助网络,在豆瓣上我找到了很多学习小组,于是和他们取得联系,还真有以兴趣为目的的小组,他们能给我提供的资源有工具(古琴),场地,指导(从初学者开始),而我需要支付少量的场地费(古琴练习室),而这也是我可以承受的。
我把自己的伙伴和方法列举一下:
伙伴 4 个,除了自己之外,有人提供古琴,有人提供场地,有人提供指导,这就有了3 个资源(或者方法),我自己还有两项资源,一是每周 2个小时上课时间(除去自己练习的时间),另外就是每次 30块钱。这样加起来我就有了 4个伙伴,5 个资源,所以我的公式的分子就成了4 (伙伴) * 5 (方法)= 20。
分母,也就是目标很重要,我有很多目标,谈10大名曲(10个目标),演出 (1个目标),这样我就有11个目标。
所以公式变成:学习古琴的行动力 = 20 (4个伙伴 * 5个方法)/ 11 (目标)= 1.8
这个数字很低,我检查了一下,提高行动力的方法无外乎两种,提高分子或者减少分母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把分母变小通常来的更容易些,分母太大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太多,太宏大,这也是很多事情不能行动起来的阻碍,而阻碍太多意愿便会下降,后来我把分母变成这样—— 熟练弹奏一支曲子(1个目标)。
尽管目标很低,看似过于简单,但我能够立即行动,并且看到效果,这样我的行动力变成20。
先行动起来,然后循序渐进,远远比等世界和谐了之后,我们再回头谈论幸福指数容易的多。
《为学》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故事:
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,其中的一个贫穷,另外一个富有。穷和尚对富和尚说:“我想去南海,怎么样?”
富和尚说:“您靠什么去呢?”
穷和尚说:“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。”
富和尚说:“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,还没有能够去成。您靠什么能去!”
到了第二年,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,告诉富和尚。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。
四川距离南海,不知道有几千里路,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。
所以,“天下事有难易乎?为之,则难者亦易矣;不为,则易者亦难矣。人之为学有难易乎?学之,则难者亦易矣;不学,则易者亦难矣。” (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?只要做,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;如果不做,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。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?只要学习,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;不学习,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。)
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行动力吗?我不相信穷和尚只有自己一个伙伴,我相信在他去南海的途中必然有很多人给他过支持,否则吃什么,喝什么,睡哪里?
他告诉我们,行动起来,资源不请而来……
再来看我们的职业规划,或者生涯规划。
如果你想找一份靠近梦想的工作,问问自己,你的伙伴是谁,你有哪些方法,你的目标是什么?
如果你想平衡你的事业和家庭,想想,谁可以是你的伙伴,谁可以给你提供资源,你的目标是不是该减减了?
如果你想在你热爱的领域成为专家,想想如何可以找到伙伴,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资源,你的目标明确吗?
切记切记,阻碍你行动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往往不是你缺少伙伴,你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资源,而是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,你想得到的是不是太多。
我想你现在已经明白了,如果你想提高行动力,接下来该做些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