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评出2017年中国十大网络用语热词,我想,“初心”这个词一定会上榜。从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到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等。“初心”一词,从2017年火到了现在。
作为一名还在路上的培训人,是时候该问问自己:你还记得做培训的“初心”吗?
初心,是单纯的喜欢
一直有这样的感觉,似乎冥冥之中注定,我应该从事老师的职位。并且,好像只有在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这件事情上,自己才能干得更出色点。
刚开始,我是误打误撞踏入培训圈的。记得研二时,看着师兄师姐们忙着找工作,我心想,要不提前“练练兵”,随即就“稀里糊涂”地在网上找起了工作,通过笔试、面试后,进入了我的职场第一站。
实习期结束后,单位让新员工填写部门工作意向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培训发展部。后来,我顺利地成为其他同事所羡慕的培训“七仙女”中唯一的“绿叶”。
回想起当时义无反顾地选择培训发展部,最重要的原因,应该是我对培训工作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。人们常说,“物理类聚,人以群分”,我觉得,人与物之间也会因为某种奇妙的缘分而彼此相联,我与培训之间大抵就是如此。
初心,是持续的尝试
起初,我把授课理解为一次知识传承的过程。因而,同大多数刚做培训的小伙伴一样,走上讲台时,我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识都“倒”给学员,唯恐遗漏下什么。
那时候上课,由于贪多图全,讲课时间很长,所以,一堂课结束后仿佛跑完了一场马拉松,嗓子和身体早已不堪负荷。更糟糕的是,学员对这样的授课方式并不买账。面对惨不忍睹的学员满意度评分,我心烦意乱。
直到有次,偶然听到一位资深培训师提出“学≠会≠做”,我突然醒悟,原来讲多少并不重要,真正重要的是学员能吸收,且最终能学以致用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,即前期做加法,充分开展学员需求调研;后期做减法,只讲学员想听的。
初心,是质朴的追求
工作七年多以来,作为培训人,最真实、朴素的追求和理念应该就是“以学员为中心”了。一天天的工作、体悟中,我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它的内涵与意义。
一方面,要多关注培训细节。为了尽快提升业务技能,我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新知识。
许多资深培训师授课时,都会利用开放式的肢体语言,以及大量的教练式引导技巧,比如面带微笑、做出掌心向上的手势请学员回答问题;学员回答后,培训师不是简单地表达“你说得不错”,而是对学员赞叹不已——“这么棒的想法,你怎么想出来的,能和大家分享吗”等。
我慢慢地明白授课原来有如此多的门道,怪不得有同仁感慨“培训是科学,也是艺术”。轮到自己讲课时,我也会用心观察、感受,尽可能地关注培训细节,比如:
根据培训人数,选择大小不同的教室;
依据教学性质,合理摆放教室座位;
正确调整教室温度,让学员既感到舒适,又不至于因太舒适而睡着。
另一方面,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。我经常去观摩优秀培训师的授课设计和教学实践,以期给学员多种选择,确保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课上,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理念和引导技术组织教学;
课后,努力设计不同学习风格的材料,如翻转课堂,将学习活动进行前置等,从而尽可能满足不同学员。
初心,亦是执着的匠心
好比工匠对自我工艺精准度的孜孜以求,做培训应该锲而不舍,守住对自己“作品”的高标准、严要求。“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”,我们其实也有基本功,即“磨课”。
在正式授课前,自己一定要先试课,保证“课上一分钟,课下一小时”,课堂上的每分钟,都应该经过精心设计,只有自己满意了,上课才会定心。这既是对学员的负责,更是对自己专业的负责。
做培训还应该有担当,不仅对学员持有敬畏之心,对公司怀有感恩之心,更要让自己永葆工匠之心。正如电影导演陆川说:“积极地去尝试任何可能性,用所有真实的素材去打造一个激动人心的作品。”培训人的匠心,就是要不断创造和打磨课程、活动、方案等,真正确保培训“有用”。
初心易得,始终难守。任何事情,难在坚持,也贵在坚持。每个人都有梦想,可很多人都将最初的梦想丢失在来时的路上。所以,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所有还坚守在培训道路上的同仁,既选择了培训,不如“执子之手,相伴偕老”。